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潼關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潼關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曹操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曹操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陝西省省會西安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四大古都中最早有大型王朝定都的城市,古稱長安。西周、西漢、新莽、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大型王朝定都於此。西安能成為大型王朝的國都,和所在的關中地區的地理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

關中北有黃土高原,南有秦嶺,東有黃河大轉彎處,渭河橫穿,號稱險塞四固之地,張良稱之為天府之國。大型王朝定都於關中,就能對以平原地區為主的東部地區取得居高臨下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潼關的重要就日益突出。
潼關在哪呢?咱們看地圖,黃河自內蒙古的托克托縣由北向南流淌,成為山西省與陝西省的界河。這段黃河流淌數百公裏後,在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處改為由西向東流淌,潼關就在這個大轉彎處。潼關是陝西省渭南市的縣,不過如果提到縣級的潼關,一般會說潼關縣,如果隻提潼關,一般是指位於潼關縣北部的那座“第一關”的重鎮。按古人的地理概念,潼關距離明朝西安府華陰縣以東四十裏、河南省閿鄉縣約六十裏地。
站在潼關門前,順著渭河向西是長安(以下皆指西安),順著黃河往東是河南,往北過風淩渡是山西,堪稱雞鳴三省。潼關的地勢也非常特殊,往西是一馬平川的渭河平原,長安和潼關之間是基本無險可守的,這意味著一旦敵軍自東向西攻克潼關,長安是很難守住的。
潼關這個地名始見於東漢末年,也就是漢獻帝十六年( 年),曹操大破馬超。在此之前,潼關一般稱為桃林塞,桃林也就是現在的潼關。這一年,馬超反於關中,率十萬之眾出屯潼關。馬超並非一勇之夫,他知道潼關之於關中的門戶作用,守住潼關等於守住關中。另外,潼關以外就是中原,馬超出屯潼關,也有出潼關東向爭天下的意思。曹操的統治核心地區在中原,而且洛陽和許都距離潼關都不算遠,一旦讓關西兵突破潼關,後果是曹操承受不起的。
就在荊州牧劉備耍盡花招準備奪取益州之前,曹操就親率大軍來爭潼關。結果是大家所熟悉的,馬孟起在潼關把曹操殺得幾乎喪命。《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曹阿瞞割須棄袍。”和第五十九回“許諸裸衣鬥馬超,曹操抹書問韓遂。”是《三國演義》中的名段,故事雖有誇張,但基本屬實。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也提到了曹操幾殆於潼關。曹操當然知道作為主帥親自上陣有很大的危險,可曹操卻不能不冒巨大風險來爭潼關。
關西兵本來就能征善戰,如果馬超以關中為根據地,占據涼州、漢中、益州的話,那將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危險程度甚至超過劉備和孫權。孫權雖強,但江東距離中原較遠,且被曹操壓製在長江北岸一線。隻要孫權不拿下淮河一線,就不可能對曹魏產生致命威脅。
劉備控製荊州,立足未穩,孫權對荊州的占有欲將牽製劉備大量的戰略精力。何況劉備控製的荊州北不過襄陽,距離中原依然較遠。馬超不一樣,潼關距離洛陽實在太近了,而且在地理上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即使曹操打敗馬超,隻要潼關不在曹操手上,就難言成功。
南北朝後期,高歡控製的東魏實力非常強大,可宇文泰控製的西魏守住潼關後,北魏舊都洛陽就失去了天下中心的位置,變成了前線。在這種情況下,東魏(北齊)的西線發展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咱們看(兩魏)周齊之爭,北齊明顯有力不從心之感,在戰略上幾乎被北周壓著打。原因有很多,但北齊失去對潼關的控製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自三國之後,隻要有勢力要控製關中,必先控製潼關。這個非常好理解,誰家蓋了新房子,裏麵堆滿財寶和糧食,卻不修建大門?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說過:“潼關乃關中之門戶,隻要我守得住潼關,(元將)李思齊等人在我看來不過甕中之鱉。”事實也證明了朱元璋的判斷,明軍在洪武二年(1369年)攻破潼關後,關西之地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盤中餐。
現在的交通條件遠比古代發達,即使如此,潼關的戰略地位依然非常重要。
更多曆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