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创业指南

莆田三清殿(莆田三清殿)

   发布时间:2025-07-05 05:20:23   发布者:月朗星稀網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莆田三清殿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莆田三清殿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哪些道觀會會供奉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所以每個道觀都必須供奉。

莆田三清殿(莆田三清殿)

三清殿內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故名“三清殿”。三清殿遍及信奉道教的地方,其中蘇州玄妙觀三清殿、福建興化三清殿、莆田三清殿、巍寶山三清殿、武夷山三清殿、成都青羊宮三清殿等著名建築為中國文物建築精品。

其中注明的三清觀有:

蘇州玄妙觀,始建於西晉已有1700餘年的曆史。觀內建於南宋的三清殿是江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築。殿內供奉的高達17米的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塑像,堪稱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觀中現存有唐吳道子畫老君像、玄宗讚、顏真卿書法等碑刻,彌足珍貴。

安陽長春觀三清殿。安陽長春觀始建於唐,為道教道文化旅遊聖地。曆史的時空,長春觀優秀的道文化傳承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供人長久地敬仰和遊覽。安陽長春觀由東至西為山門、道觀戲樓、小廣場、玉泉聖水、靈官殿、財神殿、觀音殿、邱祖洞、玉皇殿以及兩側的三霄殿、三清殿等建築群。觀內鬆柏成林,花卉成園,敬拜各路仙家後,此處則為歇腳納涼的絕佳去處。

福建莆田元妙觀三清殿,該殿宋代稱天慶觀,元明易名為玄妙觀,清避康熙皇帝玄燁諱而改為元妙觀。宋邑人李俊甫在《莆陽比事》中稱“天慶觀三殿宏麗,甲於八郡”,寥寥筆墨點畫出了當時該建築群中以三清殿為主的三殿在宋代我省建築中的鶴立地位。整座道觀原建築規模宏大,布局對稱嚴謹,主次分明。原總占地麵積24畝,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又名通明殿)、九禦殿、四官殿、文昌殿,與三清殿橫向並列的東有五帝廟、東嶽殿,西有五顯廟、西嶽殿、文昌祠;同玉皇殿橫向並列的東有林忠烈祠,西為關帝廟和福神殿。今尚存山門、三清殿、東嶽殿、西嶽殿、文昌祠、五帝廟,五顯廟及關帝廟大門等。

雲南巍寶山三清殿。在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山鬥姥閣之後。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後曾多次修複。原主要建築有前後兩殿及兩配房,前殿內供救苦天尊塑像,後殿為正殿,殿內供奉三清塑像。“文革”期間該殿被毀,現僅存原殿牆壁。

武夷山三清殿,建於唐代,位於大王峰下,原屬萬年宮古建築群體中之組成部分。民國時將其改為他用,稱“中山堂”。景區開發後重修並恢複舊觀。為研究武夷山道教文化興衰史提供資料。三清殿位於武夷宮南100米,原為武夷宮的一個附屬建築。1937年7月,國民黨政府在此重新規劃建立所謂“贛粵閩湘鄂剿匪軍東路軍討逆陣亡將士公墓”。解放後,已將這些塔、碑、公墓等建築平毀,而中山堂(紀念堂)及圍牆、紀念亭等保留迄今。1983年重修,重現當年建築風采。中山堂內還設有武夷山畫院和“名家讚名山”陳列室。1985年還在三清殿前新建一座題額為“漸入佳境”的白色花崗岩的牌坊,結構精巧典雅,上鑿有福建省著名書畫家潘主蘭先生撰並書的對聯“如此名山宜第幾,相當曲水本無多。”三清殿是中國道教宮觀的主要殿堂,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於隆慶元年(1567年)冬應召北上時,曾在殿中牆上題詩一首:“一劍橫空星鬥寒,甫隨平虜複征蠻。他年覓取封候印,願向君王換此山。”

山東煙台三清殿這座三清殿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明隆慶年間重修過,是供奉道教最高天神的地方。請看這三尊塑像,中間是玉清元始天尊,東邊是上清靈寶道君,西邊是太清太上老君(老子)。他們手中拿的寶器分別象征著三個不同的時代。元始天尊手拿紅珠,象征紅元時代,靈寶道君手拿太極圖,象征混元時代,太上老君手拿扇子,象征太初時代。

什麽是三清殿

中國有處三清殿,分別為:福建興化三清殿,三清殿在縣城內兼濟河畔。殿內有木石連接的石柱二十根,柱基為蓮花覆盆。殿的東廂豎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神霄玉清萬壽宮碑》。莆田三清殿,坐落於荔城區梅園路東段北側,是福建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被專家譽為江南古建奇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巍寶山三清殿,道教廟宇。在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境內的巍寶山鬥姥閣之後。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後曾多次修複。武夷山三清殿,三清殿,建於唐代,位於大王峰下,原屬萬年宮古建築群體中之組成部分。

三清殿內奉“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君”、故名“三清殿”。

莆田運動鞋批發市場在哪裏?莆田運動鞋批發市場在哪裏,靠近三清殿?

在安福小區西庚小區還有周邊都是,特殊行業要是外地的不熟悉的要先聯係好,才能看到貨,都是隱蔽進行的

莆田三清殿有哪些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清殿,坐落於市區內北河兼濟橋 (觀橋)北岸,是唐代貞觀二年(628年)創建的道教廟觀建築 群中遺存的主體建築物之一。該道教廟觀建築群包括山門、三清 殿、通明殿、九禦殿、四官殿、文昌殿和五帝廟、東嶽殿、五顯 廟、西嶽殿等,規模宏大。宋代名“天慶觀”,元代更名“玄妙 觀”,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燁諱,改稱“元妙觀”。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Tags: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