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陌生行業的了解,不能靠單詞術語的死記硬背,還需要由點及麵,由淺及深,熟知文字符號背後的文化內涵,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五一三天的集訓課,在與老師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把譯匠翻譯課的目標定位更加清晰了一些:一方麵幫助小夥伴構建基本的行業知識結構,另一方麵傳授實用的翻譯技巧。具體來說,結合日常的幹貨分享和集訓,構建對某個行業的基本知識結構,學員通過關注該領域的新聞、新品和新事件,把新知新見丟進這個基本知識結構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這個知識結構;同時老師通過實戰材料教授翻譯技巧,把有價值的技巧和處理模式傳授給小夥伴,大家通過日常的練習和實戰,把翻譯技巧納入行業知識體係,實現良性循環。
今天繼續幫助大家對時尚行業知識結構進行織網和搭骨架的工作,先會介紹外衣、褲子、到內衣鞋包,男裝女裝基本款式相應的英文名字對照及其圖文詳解,再會對時裝英語術語進行文化考究。
借此再安利一下我們推出的時尚翻譯實訓班(口筆譯兼顧),目前已有在英國從事創譯的自由譯者,東華大學的老師,時尚行業公司員工、在校英語和MTI學生和眾多自由譯者報名,7號上課,手慢無哦!
外衣外衣來說,Trench coat,Biker是比較中性的,男女都可以穿,Peacoat,Wrap coat,Swing Coat,Babydoll都比較適合女性穿著,Blazer比較適合男士作為休閑外衣,Blouson比較適合20歲左右男士, Zip up Hoodie比較適合高中、大學生穿著。Cardigan是比較英倫的紳士針織衫,比較適合身材好一些的男士。Band Jacket比較適合潮一些的時尚人士。上衣Shirt並不僅僅是男士的職場標配,女士也可以在正式場合,或者家中穿著。Tuxedo和Pin Tuck都是比較傳統正式的男士襯衣,適合隆重的舞會或者演出中穿著。Polo衫是男士休閑裝的必備。Smock,Peplum,Gypsy,Tunic 都是女士經典的上衣款式,能夠凸顯女士的柔美。褲子下麵的圖,男士以直筒褲、5-pocket Jeans為主,部分比較瘦的男士,可以穿Skinny鉛筆腿褲。女士的選擇就多了,各種寬腿、燈籠筒褲、小短褲、吊帶褲、短裙都是女性比較適合的款式。裙裝下麵的裙子就是女士的專利了。作為國人,每個女士都應該有一套傳統旗袍。當然如果需要參加重要晚宴或者演出,可以穿Ball Gown晚禮服或者是Maxi吊帶低胸裙,日常工作來說,作為基礎服飾,可以穿Sheath,Bodycon搭配漂亮的腰帶和小馬甲。Sun Dress和Wrap Dress是休閑時候比較好的服裝。Strapless無吊帶禮服以及Halter Dress比較適合小型的晚會,不會顯得過於隆重,但是又比較性感有個性。裙子下麵各式的短裙中比較基本款的Straight,Pencil,Aline 適合一般上班穿著,可根據臀部寬窄選擇。其他的各種基本款百褶裙,比較適合夏日出街或者是朋友聚會。Pareo和Sarong比較適合婚禮作為客人出席穿 著。Trumpet和Prairie,Layered比較適合稍微正式一些的場合穿著。內衣與上身配飾先說遊泳衣。外國的女士一般為了顯示自己美好身材而穿比基尼,相對保守一些的朋友可以穿One-Piece連體泳衣,或者比較淑女一些的Tankini,不過如果穿比基尼,盡量要保證兩件套顏色相近,否則看起來會非常沒品味。內衣來說,也是女性的選擇大大多於男性。Camisole,Babydoll,Slip比較適合下班回家穿著,而Bustier,Girdle等束胸緊身衣比較修型。Thong丁字褲比較適合性感女性穿著,Brief和Hiphugger是男性比較基本的內褲款式,Boxer沒有在圖中,也是男性比較常見的內褲款式。
領結比較適合晚宴或者正式場合穿戴,領帶是每位男士的必備。刀哥認為,領帶和領結就像女性的貞操帶一樣,什麽時候能解開了,什麽時候就能真正自由了。像挪威 這樣的北歐國家,男士上班一般都不需要帶領帶。當然如果當了老板,一般也就不需要再帶領帶了。女性的圍巾披肩種類眾多,是時尚搭配的點睛之筆。
包女性的包包種類很多,基本有Clutch手包、Bucket背包、Hobo肩包、Tote手袋等,男士更多的是Barrel,Duffel, Bowling等大手袋,適合健身以及外出攜帶。Wash bag手袋比較適合當錢袋。鞋子下麵的鞋子種類都是一些基本款。女士最基本的是Pump,各年齡段女士都可以穿著,Mary Jane比較適合年齡大一些稍微保守一些的女士。而T-Strap丁字鞋比較適合腳型好看的年輕女士。 Sling Back也是時尚女士的必穿鞋種之一。今年比較流行Sandal 角鬥士涼鞋,個子高的女士也可以穿沒跟的Ballerina平底鞋,這需要一定的氣場才能穿的出來。男士來說Saddle, Wing Tip都是比較經典的皮鞋款式,比較適合30歲以上商業人士穿著。 Deck或者是Loafer比較適合休閑時候穿著,主意穿這兩款鞋千萬不要穿襪子。Sneaker和Flip Flop男女均可,都是比較休閑和年輕化的受眾的選擇。除此之外,女性的高筒靴,UGG雪鞋,Ankle boot高筒鞋都是很經典的款式。而Jockey boot, Western boot比較適合潮人男士穿著。按照鞋跟形狀來說,Stiletto Heel細跟鞋是氣場強大的美女必選,駕馭起來也相當困難。一般女士可以嚐試Kitten Heel或者Cone Heel,近兩年有一些品牌回歸粗跟鞋,不過搭配不好的話,很容易就顯得很臃腫。 Wedge這樣的比較適合休閑穿著。不是特別有時尚品味。
至於鞋尖,尖頭鞋一直是近幾年的流行趨勢,作為涼鞋來說,Peep Toe也是不錯的選擇。Almond Toe杏仁頭鞋也是常見的款式。不過圓形與方形鞋頭穿著還是要謹慎,一不小心就顯得很俗氣。
接下來再考考察一下一些地道的英語術語及其文化內涵。
Couture:現在被稱作Couture並不一定是高檔服裝或者手工縫製的服裝了。從去年開始,Couture這個詞就被廣為運用,尤其是折扣網站特別愛用Couture。他們會在MSN、QVC上反複用這個詞來形容手袋、服裝等幾乎任何東西。
Bespoke:Couture的同義詞,被零售商用來形容高檔品,不過現在也不是單單訂製服裝可以用Bespoke了。
Statement outfits:用服裝來表達某一觀點,似乎時尚人士都愛用這種方式來引人注目。
Pop-up:前兩年Pop-up商店接連而出,Shiseido、AllSaints以及Zimmermann都推出了自己的Pop-up店。店麵空曠、創意百出,現在hit-and-run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零售概念風靡全球時尚之都。
Fashionista:這個詞本來是用來形容時尚達人或者有品位的人,現在這個詞也成為省時省力省錢的時尚附庸者們的代名詞。
Collaborations:H&M攜手Alber Elbaz;Gap與Stella McCartney合作;Jason Wu聯合Tse,2010讓我們覺得獨立設計已經離我們遠去。
Concept store:曾經用來形容銷售不同於常規設計的產品的商店,像Ann Taylor的概念店以及OC Concept都是較有代表性的概念店。但是現在濫用概念店一說的商店也很多,有待撕開他們的真麵目。
Geek-chic:2010年,隻要你帶著黑框眼鏡、身著羊毛衣、t-shirt,你也可能被成為Geek-chic(狂野風尚)。而且在Twitter上處處可見Geek-chic這個單詞。
Eco-fashion:Stella McCartney用植物根莖再整理代替人造皮革、軟木來製造鬆糕鞋,Michael Kors在新設計中用有機羊絨取代棉花。想要讓你的設計不退出潮流,你就要考慮Eco-Fashion。
D.I.Y. fashion:DIY並不意味著你要親手織手套,或者成為Etsy.com上最成功的賣家。隻要你去Urban Outfitters時能夠保持理智就可以了。
Heritage:2010年的男裝秀場上,我們看到了Barbour夾克、Red Wing 靴子還有Woolrich毛衣,懷舊古典風格橫行,這也標誌著複古風潮將再度來襲。
Well-edited:Well-edited 取代curated,用來形容某一個被精挑細選而出的服裝係列。
Mash-up:用來形容融合多重風格和文化元素,比如“該係列混搭東亞和原宿兩種風格”;“她的美麗來自於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等等。
再來看看來自芭莎男士的25個時裝名字含義及其文化內涵的探討。
DANDY
[눤㦮di]
紈絝公子
英國詩人Byron、法國作家Charles Baudelaire、英國貴族Brummell都是早期Dandy風格的典型代表,他們將浪漫主義時期的西裝三件套以混搭的方式來穿著,造就出雅痞的雛形。直至20世紀初,Oscar Wilde將Dandy風格發揚光大,除了一身考究的定製西裝外,用巧妙而大膽的顏色搭配裝點每一處細節。
JAZZ
[dꒃ溝
爵士時代
Scott Fitzgerald筆下的20年代,人們崇尚享樂,紙醉金迷,這是一個短暫歡愉的美好時期,並稱作“爵士時代”。當時的美國總統John Calvin Coolidge信奉“無為而治”形成自上而下的風流。“Coolidge效應”也引領權貴階層將雙排扣西裝、軟呢帽、高爾夫球套裝向大眾普及。溫莎公爵的燈籠褲搭配菱格花紋襪紅極一時,好萊塢男星Rudolph Valentino的油頭背發以及Art Deco裝飾風格也都成為“爵士時代”的經典。
MILITARY
[눭骬陴eri]
軍事風格
30年代百老匯明星的穿著成為彼時男裝主流,先後經曆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物資缺乏,直至40年代都為較保守的基本款式。但德國戎裝、美國陸戰隊製服以及空軍MA 1夾克的軍裝元素掀起新一輪的男性風尚。戰後經濟複蘇,隨處可見高腰背帶闊腿褲與軍隊襯衫的搭配招搖過市。時至今日,軍事風格仍舊是譬如Burberry、Balmain等老牌時裝屋的代表元素,出現在每一季伸展台上。
TEDDY
[ted]
無賴青年
戰後的次文化最先在倫敦興起,深受美國電影Blackboard Jungle影響的英國年輕人將華貴天鵝絨材質的西裝搭配煙囪褲,並卷起褲腳露出彩色襪子穿著brogues愛爾蘭粗革皮鞋,美其名曰向愛德華時期致敬,實則叛逆十足。1953年,《每日郵報》的新聞標題把“愛德華式”用昵稱簡稱為“Teddy”,Teddy Boys這個名號就這樣誕生了。
FIFTIES
['f骦t骺]
五零年代
50年代是時裝界的分水嶺,一切高級昂貴的服飾適時而生,雙排扣西裝的時代結束了,連同消失的還有墊肩,男士經典三件套回歸,搭配窄沿帽,口袋巾、領帶、手杖,一派優雅風韻的紳士做派,這也造就出典型的五零年代風格。在一眾50年代誕生的時裝icon中,貓王Elvis Presley有著不可複製的形象。
GREASER
['gri:z陝
油脂族
Greaser起源於50年代美國南部和東北部的街頭,Greaser這個名字也源自他們塗抹了大量發膠甚至是凡士林的鴨尾發型。一絲不苟的發型色往往搭配白色或黑色短Tee,外罩一件黑色機車皮夾克,下穿Levi's501或505,腳踏一雙黑色摩托靴。再形象一點,《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造型就堪稱中國版的油脂族。
IVY
[눡骶i]
學院派
IVY即常春藤聯盟,是美國東北部八所老牌頂尖大學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這些高校男生的代表著裝便是短款西裝(Sack Suit)、棒球夾克、燈芯絨或卡其褲以及樂福鞋(Penny Loafers),他們獨特的衣著風格被稱之為“常春藤風格”, Ivy Style被視為優質貴族學院派著裝的象征,也是歐美古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MODS
[m钤]
摩斯族
從英倫三島紅遍全美的The Beatles樂隊也引領了細腿褲、窄版領帶與切爾西短靴的摩登潮流,Mods便是Modernism的簡稱。摩斯族是一群對時尚著迷,崇拜個人享樂主義、有著時髦態度的年輕人,是新生代的象征。
SURFER
[눳霺rf陲]
衝浪少年
衝浪者風格在1966年的衝浪運動紀錄片The Endless Summer中可見一斑,不等同於不起眼的百慕大短褲與標誌性的熒光色T恤,夏威夷衫、沙灘涼鞋以及各種標語印花針織衛衣都是衝浪少年的基本裝備。
SKINHEADS
[s'k骮hedz]
光頭黨
從“粗魯小子”與工人階級中誕生出的Skinhead屬於戰後衍生出的亞文化,除了標誌性的光頭造型與紋身外,也融入了軍事風格,譬如改良版MA 1空軍夾克或海軍740棉質大衣搭配挽腿背帶褲亦或水洗牛仔褲,Dr.Martens 1460及Monkey Boots更是Skinhead造型的靈魂元素。
HIPPIE
[눨骰i]
嬉皮士
早期Hippie的意識與價值觀來源於“垮掉的一代”,這些漫無目的的美國青年們通過傾聽迷幻搖滾,開放了性意識,以及使用天然及人工製幻藥劑來尋求探索“人生的真正目的”。在Hippie一些並不成文的規矩中,其中有一條就是,他們從不剃去頭發,甚至“美髯公”也司空見慣。在穿著上,他們則主張五彩斑斕,那些看起來具有迷幻效果的圖案更是他們的心頭好,因此紮染織物和彩虹色廣受嬉皮士們歡迎。
GLAM
[顧l㦭]
華麗搖滾
華麗搖滾是硬搖滾的一個分支,特點是性別模糊的裝扮,華麗戲劇化的台風和頹廢慵懶的音樂風格。70年代的英國,誕生出眾多Glam音樂人,QUEEN,David Bowie和 Roxy Music的經典華麗造型都是彼時最好的印記。電影《天鵝絨金礦》則完整還原了那個最“紫醉金迷”的美好時代。
PUNK
[pꌅk]
朋克搖滾
Punk除了是一種反叛的情緒宣泄搖滾音樂風格外,還要歸功於Vivienne Westwood將其作為一種服裝風格搬至時裝伸展台。故意破舊的衣服、綴滿鉚釘的裝飾、雞冠頭和穿孔文化都被同是Westwood捧出的Sex Pistols真實地將Punk的離經叛道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或許就是Punk的哲學意義——英國評論家Jon Savage所說的:“曆史是由那些說‘不’的人締造的。”
PREPPY
['prep骝
預科生風格
Preppy是指預備學校的學生,也就是預科生,相較於60年代的IVY多了反叛與頹廢,也更加年輕,但依舊離不開保守主義和WASP群體,Tommy Hilfiger和Ralph Lauren都是典型美式Preppy風格。
HIP-HOP
['h骰h'钰]
嘻哈街頭
Hip-hop起源於70年代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黑人文化——街舞的形式,說唱中的俚語和髒話,超大尺碼是經典代表,較大的T恤以讓小孩不太快淘汰衣物,這都和其貧窮的狀態有關。在“衣如其人”的社會觀念下,紀錄片Fresh Dressed道出了Hip-hop時裝風格的演變,黑人時尚也有著獨樹一幟的影響力。
FRENCH
[frentꃝ
法式風格
條紋衫是法式軟優雅的穿搭精髓,條紋衫學名為“不列顛條紋”(breton stripes)上衣,是布列塔尼半島的法國海軍製服,也被稱作被稱作“海魂衫”、“水手衫”、直到今天,它仍是我們衣櫥裏一件穿不厭的must-have。
METROSEXUAL
[댭etr陋sekꃵ陬]
都會美男
1994年,英國記者Mark Simpson在《獨立報》上刊登的一篇名為Here Come The Mirror Men的文章中首次提及Metrosexual,他們是典型的中產階級都會男青年。Metrosexual專指生活在大都市中,20歲到40歲左右,有錢且熱衷時尚與漂亮,甚至具有女性化特征的體麵男士。在當時,隻有在時尚雜誌或部分時裝品牌的廣告中才會出現如此的男性身影,如今,Metrosexual卻越來越深入到都市男人的群體當中。David Beckham、Brad Pitt、Jude Law都是典型的Metrosexual男。
AMEKAJI
[陭eka: d꒩]
阿美哢嘰
從1988年開始,日本的潮流文化進入了複古周期(BUMU),直至90年代初期,日本原色牛所帶來的相關產品進入黃金時期,並逐漸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美國複古文化——阿美哢嘰。整個90年代,American Casual都是男裝主流,其中包含了Work Wear、Military、Biker、IVY、Outdoor、Native American、Western等多種支線風格形式。
GRUNGE
[grꌮd꒝
髒搖滾
Grunge風格來自90年代Nirvana和樂隊主唱Kurt Cobain,以及Sonic Youth和L7。這種風格將朋客美學與典型戶外服裝、法蘭絨格紋襯衫混搭起來,在諸如Calvin Klein和Marc Jacobs大肆推廣後,馬上進入到時尚主流。Grunge風格並不是從營造迷人時尚的嚐試意識中發展起來的,而是起源於當時二手服飾商店中的便宜服裝,著重考慮服裝的實穿性和舒適度。
SKATER
[눳ke骴陨r)]
滑板少年
Skater Boy風格盛行於90年代西海岸,並融合了Punk和Hip-hop元素,出現在街頭滑板者與塗鴉者之中,緊身牛仔褲或寬鬆衛褲都要低至臀圍線以下露出Boxer內褲,搭配寬鬆的棉Tee或是連帽套頭衫,再登上一雙Vans的old skool係列滑板鞋才最正宗。
GEEK
[gi:k]
奇客男
Geek的概念來自90年代中期的電腦發燒友,隨著互聯網崛起壯大,科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形象過時、性格古怪的IT職員逐漸變得時尚化,黑色框架眼鏡、格紋襯衫、開衫毛衣和馬甲,還有文化衫成為一眾Geek男的招牌形象。
UNISEX
[눪u:n骳eks]
雌雄同體
早在1966年,由Yves Saint Laurent創造的吸煙裝混淆了性別,讓Unisex開始嶄露頭角。當新世紀Hedi Slimane執掌下的Dior Homme開創了纖細的男裝新紀元,同期Raf Simons宣揚的“第四性”——屬於青少年的,因未發育而與男性、女性乃至同性戀區分開來的第四種性別,女裝男穿的中性風潮才開始正式席卷男裝趨勢。
MINIMALIST
[눭骮骭陬骳t]
極簡主義
進入21世紀,男裝出現前所未有的變革,科技的發展使得麵料更加多元輕薄,設計上也摒棄裝飾元素,提倡舒適、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一切由繁變簡,“少即是多”的極簡主義成為矢誌不渝的時裝真理。
HI-END
[ha骺end]
高級街頭
Riccardo Tisci無疑是新世代推動高級街頭時裝的功臣,在Givenchy 2010秋冬男裝秀場出現的leggings及宗教元素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連帶出一大批融合了運動、暗黑風格諸如Rick Owens、KTZ、Damir Doma的時裝品牌,看似普通的年輕街頭流行款式,卻做工精細考究,價格不菲。
NORMCORE
[눮锺mlk锺(r)]
平庸派
經曆了眾多風格興起與顛覆,新世代的時尚需求也不再是追求名牌和嘩眾取寵,一切返璞歸真。當Normcore首次出現在《紐約時報》2014年2月的一篇文章中,在趨勢預測公司K-Hole的推動下成為2014年最熱時尚風格。通身低飽和度的單色係沒有任何裝飾,有著90年代極簡主義的舒適性,正如取自normal和hardcore之意,要穿最基本款的服裝,做最基本的搭配。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