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族“接棒”旅遊主力 市場各方積極豐富適老服務
- 编辑:5moban.com - 18繼春節假期旅遊旺季之後,銀發族的錯峰出行又帶來一波旅遊熱潮。據攜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攜程”)公共事務部總監陳理楠介紹,節後一周(1月29日至2月4日)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機票訂單,較春節假期(2月5日至2月11日)增長了34%;隨著氣溫回暖,預計三四月份將迎來老年人的出遊高峰。
“學校開學後,現在出遊的旅客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西山門店工作人員許學全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相較於上班族,他們的時間更靈活,有條件選擇更有針對性的旅遊產品,避開出遊高峰期。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預測,到2025年末,我國出遊率較高、旅遊消費較多的低齡健康老年群體將超過1億人,銀發旅遊收入有望突破1萬億元。
銀發旅遊正在從小眾市場向主流市場轉型。麵對潛力巨大的銀發文旅市場,行業應如何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優化,以撬動萬億元級市場?
“慢旅”需求快速增長
“退休後的老年群體擁有較為充裕的時間,擇時上更傾向於錯峰出遊。旅遊方式的選擇方麵,老年遊客群體更偏愛自然觀光、溫泉養生、旅居、列車遊等休閑主題‘慢旅’方式。”上海景鑒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鳴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至9月份,50歲及以上銀發人群旅遊訂單同比增長26%,高於其他年齡段人群。其中,61歲至65歲的銀發群體增長幅度最高,達58%。
近年來,銀發群體已成為旅遊市場的重要客源,尤其成為錯峰、淡季出遊的主力軍,其旅遊消費需求正在快速增長。灼識投資谘詢(上海)有限公司發布的《2024年中國銀齡旅遊行業專題報告》顯示,45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具有人口眾多、消費能力強勁、空閑時間多、文旅需求旺盛等特點,使得這一群體在國內旅遊市場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老年人對旅遊需求的提升推動了銀發旅遊市場的發展。大多數退休後的老年人,每年至少旅遊一次至兩次。隨著旅遊消費次數的增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遊客現在更加注重旅遊的品質、舒適度、安全性,對服務質量有著較高要求。”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表示,讓“特種兵”行程慢下來,已經成為旅遊行業發展新趨勢。
有多次出遊經曆的老年遊客李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傳統旅遊方式已不能滿足當前老年人的出遊需求,我們更青睞具有鬆弛感和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同時,比起觀光式旅遊團,我更喜歡待在一座有文化特點的城市裏,體驗旅遊過程中的文化內涵、情感互動和民俗風情。”
銀發旅遊列車成亮點
麵對持續擴大的銀發旅遊市場以及銀發旅遊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如何讓旅遊產品更加適合老年遊客的需求,已成為旅遊產業鏈共同麵臨的挑戰。
銀發旅遊市場在蓬勃發展,政策層麵也在不斷發力。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鐵集團等9部門於1月16日聯合印發的《關於增開銀發旅遊列車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出,完善旅遊列車運行保障機製。優化旅遊列車運行圖,推進適老化列車車底改造,增強熱點方向旅遊列車開行能力。
今年3月份,中國鐵道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將推出“春日盛景.贛粵湘韻”12日旅遊專列,這將是2025年鐵路部門從北京開行的首趟“銀發旅遊列車”。
“增開銀發旅遊列車不僅能滿足更多老年人的旅行需求,還能盤活鐵路係統的存量資產、提升運營效益,促進沿線旅遊目的地建設和完善適老化設施,帶動景區、住宿等文旅消費增長,對於有效釋放銀發旅遊市場的消費潛力具有積極作用。”柏文喜表示。
周鳴岐認為:“就發展現狀而言,銀發旅遊市場基礎建設還有待完善。很多旅遊機構推出的老年遊客產品還相對單一,往往集中在常規觀光旅遊方麵,缺乏深度文化體驗等個性化、多樣化的旅遊產品。這就需要旅遊行業深入研究老年遊客需求特點,滿足老年人對身心健康、知識增長和社交互動的各種需求,積極提升旅遊產品質量。同時,還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加強對‘低價團’‘零元遊’等劣質旅遊服務的整治。”
對此,不少地方和機構已經開始創新“定製”豐富多樣的銀發旅遊項目。例如,上海的“銀發趣學遊”項目將康養、學習、郵輪旅遊融合起來;一些文化景區推出適合銀發族的研學產品,增加古建築講解、戲曲展演、非遺集市等活動;部分旅行社的康養旅遊線路紛紛增加溫泉、美食文化等老年遊客喜愛的內容。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與投資者交流時表示,公司會在推出的各個旅遊項目中,配合開展各類專題活動,拓展研學遊、銀發團、企業團建等專題市場,來保證遊客量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