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工具如何助力突破瓶頸?上交所啟動百家民企大調研
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也為相關政策的落實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上海證券交易所迅速行動,開啟了新一輪的民營上市公司調研熱潮。
2024年,上交所實地走訪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300家,進入2025年,相關調研也將愈發密集。據悉,上交所計劃在3月底前走進百家民營滬市公司,深入一線問計問需,真正將政策從紙麵落實到“生產線”,切實把思路和方法聚焦到做好民營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上來。
民營經濟在滬市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截至當前,滬市共有1248家民營企業,占滬市公司總數的55%,總市值高達14.22萬億元。其中,約40家公司的市值超過500億元。近年來,民營企業的陣容持續壯大,近三年新上市的公司中約七成是民營企業,包括、等市值超千億的龍頭企業。
盡管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但滬市民企依然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2024年前三季度,滬市民企實現營業收入5.37萬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速達到8.7%;研發費用投入高達1935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速為13.4%。科技創新型民企在滬市的占比也由三年前的23%上升至27%,覆蓋了重點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在集成電路產業,有模擬芯片龍頭和存儲芯片龍頭,以及國內整合設備製造龍頭;在汽車產業,有、等乘用車、商用車龍頭企業,還匯集了、等零部件公司。這些企業不僅在自身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也為滬市的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民營企業在經營成長過程中也麵臨著諸多挑戰和壓力。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融資成本高企給企業帶來了資金壓力,轉型升級的難度也考驗著企業的創新能力。此外,部分企業還存在經營管理不善、多元發展不暢等問題。
上交所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平台,秉持著“破題、聚力、共贏”的目標,致力於為民營經濟排憂解難、保駕護航。在新一輪的調研活動中,上交所帶著一係列關鍵問題深入企業一線,例如“企業當前最大的挑戰是什麽?”“資本市場工具如何助力突破瓶頸?”,旨在通過深入調研,切實推動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上交所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創新工具,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上交所還將積極搭建企業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各方之間的協同合作。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形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