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頭條號:積極的芒果RRdzwv
免稅巨頭的沒落:管理層動蕩,6000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作為全球第四大免稅業務運營商,同時也是我國免稅店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國中免(601888.SH)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Wind數據顯示,中國中免的市值從巔峰時2021年2月的7417億元,一路暴跌至2025年1月3日的1300億元,6000多億元灰飛煙滅;就連董事長這一關鍵崗位,已經兩年內三易其主。
也難怪網友集體繃不住了,接連發出了靈魂拷問“中國中免到底還有希望麽”?

動蕩的管理層
中國中免脫胎於中國國旅,2017年起開始整合國內市場,包括收購日上中國、日上上海以及海免公司股權,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國內核心免稅市場的整合工作。到了2019年1月,公司又剝離了旅行社資產,至此,便真正確立了公司免稅業務的核心地位。
之後,隨著疫情的發生,加上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升級,中國中免迅速登頂全球旅遊零售榜單,2021年收入達到676.76億元的曆史高峰。但是,好景不長,2022年開始,中國中免營收以及淨利潤規模開始走下坡路,2022年淨利潤下降49.95%,已然腰斬。雖然有一係列促消費政策出台,但是,公司業績仍難言樂觀。2024年前三年季度,中國中免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5.38%,淨利潤同比下降20.51%。與之相應的,公司股價也一路奔騰而下。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管理層必然是要對公司經營負責的。但是,中免的管理層並不穩定,近年來可以說是來一個走一個。
據《理財周刊-財事匯》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中國中免光是董事長就換了三屆。
2023年2月3日,時任董事長彭輝辭職,由李剛任新董事長;隨後,2023年10月19日,王軒任公司董事長,到了2024年10月17日,王軒又辭職了,現在範雲軍又是公司新的董事長。
除了董事長頻繁更換之外,公司高管也是紛紛辭職。
2024年9月20日,中國中免公告,陳國強先生不再擔任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
2024年9月24日,中國中免公告,王月浩先生新任副總經理。
2024年11月27日,中國中免公告,於暉先生不再擔任總會計師職務。
2024 年 12 月 21 日,中國中免公告,證券事務代表何怡恒遞交書麵辭職報告。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一點是,中國中免管理層薪酬連續三年斷崖式領先一眾免稅公司,2023年更是以3900萬元繼續衛冕高管薪酬榜。
要知道,管理層乃至於董事長可是一家企業的靈魂,不僅關係著年度戰略的製定和執行,更是公司發展的引路人。
而今,中國中免的管理層動蕩得如此頻繁,不知道公司打算如何有效地實施既定戰略,又如何麵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

遭遇業績滑鐵盧
俗話說,一葉知秋。上市公司作為一個整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最直觀的影響必然體現在業績上。
根據公司三季報數據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中免的營業收入430.21億元,同比下降15.38%;淨利潤39.19億元,同比下降24.72%;扣非淨利潤38.73億元,同比下降25.40%。而且,公司收入按年下跌情況逐季加劇,從首季的-9.45%、次季的-17.44%增至第三季的-21.52%;純利也由首季的微增0.25%轉為第二季的下跌37.60%,到第三季跌幅擴大至52.53%。
從2023年年報數據可知,公司海南地區營收為396.5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58.71%;上海地區營收為178.2億元,也就是說海南離島免稅店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收益。
但是,海口海關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2024年1到11月,海南離島免稅消費總額為280.2億元,比2023年同期減少了31.1%;免稅購物的旅客數量為521.9萬人次,較上年同期減少16.2%。

不僅如此,海南離島免稅生態也在發生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最直接的就是競爭越來越激烈了。雖然中國中免在海南省擁有6家離島免稅店,但是,海南的免稅經營主體可不止中國中免一家,而是有6家,市場都想分免稅這塊蛋糕。
一方麵是需求的下滑,另一方麵是競爭的加劇,這導致海南對公司業績的拉動力正在逐漸減弱。而中國中免身處的免稅市場,也在遭遇著一些變動。
免稅還是一門好生意麽?
當前免稅運營商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賴於銷售端和采購端的價差。其實跟超市的底層邏輯差不多,就是中間商賺差價。免稅商品的銷售規模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客流量、到店率、轉化率、客單價和複購率等。采購端的成本則主要取決於進貨成本和租金。
根據Generation研究機構2023年11月的預測數據,從區域看,2023年亞太免稅及旅遊零售市場銷售額為380.6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為50.9%;歐洲市場銷售額191.3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為25.6%;美洲市場銷售額109.2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為14.6%。
從品類看,2023年香水和化妝品的銷售額321.4億美元(約2276.3億元人民幣),在所有品類的占比為43%,其後是酒水(占比14.8%)、時尚和配飾(占比 13.6%)等。

也就是說,香水和化妝品銷售占據著免稅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疫情之後,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受到顯著影響,不管是全球還是國內市場都呈現增速下滑態勢。根據歐睿國際數據,2024年到2027年世界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雖在增長,但是增速卻在緩慢下滑,整體在6%下方波動;而中國市場的變化尤為明顯,預計將從2023年10%左右的增速一路下滑至2027年的5%左右。

此外,貝恩公司發布的《202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雖然2023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迎來複蘇,但近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2024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預計將取得個位數增長。
也就是說,當前免稅行業正迎來下遊需求萎靡的困境,加之,免稅店租賃費一直居高不下,免稅公司正在麵對成本端和利潤端的雙重暴擊。而中國中免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自然受到衝擊。
匯率變動虧損3.3億元
根據公司三季報數據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中免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為虧損3.3億元,創下了近20年的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中國中免的境外資產達259.52億元人民幣,占總資產的比例為32.91%。
新增供應商
根據中國中免2023年年報數據可知,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額187.7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44.22%;wind數據顯示,免稅店行業的平均值為26.25%。而且,公司在2023年新增了三家供應商,這三家的采購占比更是接近20%。
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是公司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頻繁地更換供應商不僅會影響到供貨渠道的穩定性甚至還將影響產品競爭力。
核銷應收貨款844.25萬元
在2023年的年報中,中國中免發布了一項對海南海免觀瀾湖國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核銷說明,公司擬核銷應收貨款844.25萬元,公司給出的核銷原因是海南海免觀瀾湖國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於本期完成工商注銷手續,無剩餘財產可分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本集團對該部分應收賬款及壞賬準備進行核銷。

通過企查查數據可知,海南海免觀瀾湖國際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是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而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恰恰是中國中免以及海南省財政廳。也就是說,中國中免通過子公司工商注銷的方式直接核銷了844.25萬元。
股東減持,評級下調
中國中免業績下滑,機構都看不下去了,下調了對其的評級。
2024年10月16日消息,高盛將中國中免A股評級從買進下調至中性。
2024年10月17日消息,表示考慮終端消費承壓及出境遊等對海南旅遊消費的分流尚未現拐點,該行下調公司盈利預測。
2024年10月18日,建銀國際宣布下調對中國中免H股的目標價至50港元/股,並將評級從“跑贏大市”調整為“中性”。
2024年10月4日,美國資本集團減持中國中免57.85萬股股份,減持後最新持股數目約為768.82萬股,最新持股比例為6.61%。
市值暴跌、管理層動蕩、業績下滑,中國中免而今又遭遇股東減持,機構評級下調,公司正迎來新的考驗。站在新一年的起點上,中國中免的管理層也許應該思考如何給予市場信心。(《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