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完十连休又要迎来九连休 有人表示:太长了我不需要
跨境小課堂
——NO.7 名詞解析
上一章節,我們詳細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作出分析(詳見:跨境小課堂——NO.6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本章節,我們就讀者要求,對跨境、外貿、係統等專業名詞、專業術語作展開說明。
一、係統名詞
(1)WMS:倉庫管理係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的縮寫,倉庫管理係統是通過入庫業務、出庫業務、倉庫調撥、庫存調撥和虛倉管理等功能,對批次管理、物料對應、庫存盤點、質檢管理、虛倉管理和即時庫存管理等功能綜合運用的管理係統,有效控製並跟蹤倉庫業務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過程,實現或完善企業的倉儲信息管理。該係統可以獨立執行庫存操作,也可與其他係統的單據和憑證等結合使用,可為企業提供更為完整企業物流管理流程和財務管理信息。
(2)TMS:運輸管理係統(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縮寫“TMS”,是一種“供應鏈”分組下的(基於網絡的)操作軟件。它能通過多種方法和其他相關的操作一起提高物流的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裝運單位,指定企業內、國內和國外的發貨計劃,管理運輸模型、基準和費用,維護運輸數據,生成提單,優化運輸計劃,選擇承運人及服務方式,招標和投標,審計和支付貨運賬單,處理貨損索賠,安排勞力和場所,管理文件(尤其當國際運輸時)和管理第三方物流。
(3)OMS:訂單管理係統是接受客戶訂單信息,以及倉儲管理係統發來的庫存信息,然後按客戶和緊要程度給訂單歸類,對不同倉儲地點的庫存進行配置,並確定交付日期的係統。
(4)TMS:中國銀聯終端遠程維護管理係統。銀聯商務公司研製開發了終端遠程維護管理係統(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簡稱TMS)。
(5)CA數字認證: CA認證,即電子認證服務,是指為電子簽名相關各方提供真實性、可靠性驗證的活動。證書頒發機構(CA, Certificate Authority)即頒發數字證書的機構。是負責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權威機構,並作為電子商務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擔公鑰體係中公鑰的合法性檢驗的責任。
(6)QP:QuickPass,快速報關/通關係統。
(7)企業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業將所有資源進行整合集成管理,即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全麵一體化管理的管理信息係統。
(8)電子口岸MQ:電子口岸聯網數據傳輸係統。
二、業務名詞
(1)“一線”:邊境線,指貨物進出境第一口岸。
(2)“二線”:關境線,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國內貨物的流轉。
(3)一線入區:境外運送到境(區)內。
(4)一線出區:區內到境外,可以理解為出口或轉口貿易。
(5)二線入區:境內運送到園區內。
(6)二線出區:區內到境內(就是保稅園區內到全國其他城市)。
(7)單證追蹤:是根據某一個類型申報單編號查詢到與之相關聯的所有業務單據編號。
(8)三單:訂單(平台企業或電商企業)、運單(跨境物流企業)、支付單(國內取得跨境支付牌照的金融服務企業)。
(9)四單:訂單、運單、支付單、清單。
(10)六單:訂單、運單、結款信息、清單、運抵單、離境單。
(11)非報關申請單:是進口集貨入區,出口集貨入出區需要用到的單子,由審批通過的進境物品申報清單自助生成,進口集貨入區核放單需要綁非報關申請單入區,出口的非報關申請單由訂單生成。
(12)報關申請單(B打頭):是向保稅園區內的海關申報的單子,不管集備貨都需要向海關申報的單子,報關申請單和報關單草稿是一對一的關係。
(13)報關單:是報關行給海關總署報備商品信息的單據,是向海關總署申報的單子。
(14)關聯報關單:是在報關申請單裏填入報關單號,把報關申請單和報關單關聯在一起。
(15)核放單:載貨車輛出入園區用到的單子,包括表頭(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配載業務單據(就是要綁定的入出區的業務單據),配載運輸工具(是核放單要綁定的車輛信息)。
(16)O2O:Online To Offline的縮寫,即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台。
(17)P2P: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夥伴對夥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民間小額借貸,借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絡信貸平台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18)B2C:Business-to-Consumer,是指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是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的零售模式。商對客,商業零售,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網上商店。
(19)B2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即商對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營銷關係,借助互聯網的技術或各種商務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
(20)C2C: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意思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其中C指的是消費者,因為消費者的英文單詞是Customer(Consumer),所以簡寫為C,又因為英文中的2的發音同to,所以C to C簡寫為C2C,C2C即 Customer(Consumer) to Customer(Consumer)。客對客,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淘寶店與微商。
(21)P2C:即production to consumer,簡稱為商品和顧客,產品從生產企業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中間沒有任何的交易環節。
(22)BBC:一種新型的電商模式,即企業 (Business) 銀行 (Bank) 客戶 (Customer)。在銀行網站銷售,並利用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虛擬網絡經濟中的誠信問題。區內到境外,可以理解為出口或轉口貿易。
(23)B2B2C:一種電子商務類型的網絡購物商業模式,B是Business的簡稱,C是Consumer的簡稱,第一個B指的是商品或服務的供應商,第二個B指的是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C則是表示消費者。
(24)集貨:電商在國外直接打單貼單,發到國內清關口岸,然後直接清關派送到消費者手裏。
(25)備貨:電商貨物經過備案審批,通過後進駐保稅倉庫,然後顧客下單發貨。
(26)保稅貨物:指海關批準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在境內儲存、加工、裝配後複運出境的物品。
(27)貿易順差:出超,出口額大於進口額。
(28)貿易逆差:入超,出口額小於進口額。
(29)“兩頭在外”:指原料、銷售在國外市場,加工生產在國內。多用於外商獨資企業(有先進技術,缺少勞動力。可增加就業及稅收)。
(30)代碼解析:“12”保稅、“10”貿易、“01”一般、“96”跨境、“39”小額市場貿易。
(31)積載:根據貨物特點和船舶承受能力。
(32)賬冊企業:指的是倉儲企業,即倉庫儲存貨物類的企業,賬冊就是倉庫貨物的電子數量單子。
(33)行郵稅: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口稅的簡稱,是海關對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由於其中包含了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故也為對個人非貿易性入境物品征收的進口關稅和進口工商稅收的總稱。
(34)出口退稅:出口貨物退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出口貨物退稅製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的創匯。
(35)保稅:保稅製度是一種國際通行的海關製度,是指經海關批準的境內企業所進口的貨物,在海關監管下在境內指定的場所儲存、加工、裝配、並暫緩繳納各種進口稅費的一種海關監管業務製度。保稅是海關製度,一種廣義的製度,包含保稅區、保稅貨物、保稅模式、保稅工廠等。
(36)雙隨機:包括隨機選擇布控和隨機派員查驗兩方麵,分別解決進出口通關環節中“查誰”和“誰查”的問題。雙隨機保證了規則麵前人人平等。
(37)貿易手冊:加工貿易手冊是海關為了實現對加工貿易企業的保稅加工全過程管理,加工貿易企業為了原材料保稅進口深加工結轉以及複出口,而在海關辦理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合同的登記備案(變更)、貨物進出口報關申報及核銷所用的記錄帳簿、憑證。加工貿易分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來料加工是外商提供的料件加工成成品後返回給提供料件的外商(國外A買料件給B加工後再返給A),收取加工費;進料加工是自己付匯購買料件加工成成品之後複出口(B用外匯購買原料加工後再出口)。之間的區別在於物權所屬不同。
(38)轉口貿易:指兩國的進出口貿易是通過第三國的中間商把貨物轉手來完成的貿易方式。
(39)海關監管場所:監管場所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境內承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工具進出、停靠,以及從事進出境貨物裝卸、儲存、交付、發運等活動,辦理海關監管業務,符合海關設置標準的特定區域。
(40)口岸作業區:口岸作業區是沿海(江、邊)口岸在內陸地區的延伸,是依托信息網絡對接和現有的交通基礎設施,在遠離沿海(邊、江和航空)口岸的地區布局設立的基本具有沿海(邊、江和航空)口岸報關、報檢、訂艙(車、船、箱)、裝(拆)箱、簽發提單、結匯、進口清關等口岸功能的公共平台。
(41)一類口岸:由國務院審批,允許中國籍和外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海(河)、陸、空客貨口岸。
(42)原二類口岸:口岸原來的意思是指由國家指定的對外通商的沿海港口。二類口岸是指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開放並管理的口岸。僅允許中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海(河)、空客貨口岸,以及僅允許毗鄰國家雙邊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鐵路車站、界河港口和跨境公路通道。
(43)新二類口岸:由國務院審批,允許中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的海(河)、陸、空客貨口岸。
(44)通關單:要法檢(商檢)商品的一種通行文件,即常說的商檢單,通關單是報關單證之一。通關單是植檢、商檢、衛檢合格後,中國檢驗檢疫總局發給的。現通關單已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檢驗檢疫編號。
(45)國內結轉:是指貨物出口至倉庫後,可再通過進口報關手續直接從倉庫回流到國內。國內結轉倉庫是指存儲用於國內結轉的出口貨物的倉庫。
(46)海關個人四限:限種類、限數量、限金額、限管製品目。
(47)鐵路大票:鐵路大票是火車運輸的托運憑證,是發站出的,火車發出後,發貨站打印的票據,你要付完相關鐵路費用後,才能從發貨站拿到這一張票,也就是丙聯(紅色的),另外有一聯(白色)是和車一起走的。
(48)海鐵聯運五定:定點、定線、定次、定時、定價。
(49)海關986:簡稱H986,海關總署在1998年6月立項的一個集裝箱檢驗項目,是海關對集裝箱(內貨物)用機器進行檢驗,俗稱“機檢”。機檢可以節省驗貨成本,縮短驗貨時間,提高時效。
(50)20GP:(標尺)集裝箱。內(長寬高/米)5.898*2.352*2.385;外(長寬高/米)6.058*2.438*2.591;體積約33.1m⳯㝲8個方,配貨毛重約17.5噸,載重23噸。
(51)40GP:集裝箱。內(長寬高/米)12.032*2.352*2.385;外(長寬高/米)12.192*2.438*2.591;體積約67.5m⳯㝵6個方,配貨毛重約22噸,載重27噸。
(52)40GP高櫃:高櫃集裝箱。內(長寬高/米)12.032*2.352*2.69;外(長寬高/米)12.192*2.438*2.896;體積76.2m⳯㝶8個方,配貨毛重約22噸。
(53)45GP:高集裝箱,正常裝78個方,配貨毛重約29噸。
(54)200T:開頂櫃,正常裝32.5個方,配貨毛重20噸。
(55)400T:開頂櫃,正常裝65.9個方,配貨毛重30.5噸。
(56)CPI: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57)GDP:國內生產總值(GrossDomesticProduct,簡稱GDP),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58)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 )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59)頭程:頭程一般是指轉運運輸中的第一程,從起運地開始算到轉運點截止。
(60)拋貨:拋貨又叫泡貨,通俗的講就是輕貨。空運、快遞體積重量在計算公式長CM * 寬CM * 高CM / 6000,如果所得的體積重量(KG)大於實際重量,按體積重量計費,稱為拋貨。在物流業中,拋貨是指體積大而重量輕的貨物。我國現行規定:凡每立方米貨物的重量大於1噸的為重貨;小於1噸的為輕拋貨。
(61)FOB:Free On Board,也稱"船上交貨價" ,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術語之一。按離岸價進行的交易,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62)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指到岸價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是指在裝運港被裝上承運人船舶時即完成交貨。CIF通常是指FOB 運費 保險費。
(63)CFR:CFR是Cost and Freight的簡稱,中文意思是成本加運費,指在裝運港船上交貨,賣方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港所需的費用。但貨物的風險是在裝運港船上交貨時轉移。CFR計算公式是CIF(到岸價)= CFR價/(1-投保加成㗤🝩ꨲ)。
(64)電子賬冊:電子賬冊聯網監管是一種新型的進出口管理模式,由於與原來的紙質手冊操作辦法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出口退(免)稅係統中不能按原紙質手冊的登記、核銷方法進行操作。海關以企業界為單元為聯網企業建立的電子底賬,實施電子帳冊管理的,聯網企業隻設立一個電子帳冊。海關應當根據聯網企業的生產情況和海關的監管需要確定核銷周期,按照核銷周期對實行電子帳冊管理的聯網企業進行核銷管理。
(65)報關單認證:報關單認證是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出具簽發的(貿促會商事認證,報關單商會認證,CCPIT認證)。報關單貿促會認證商事證明書,也叫報關單國際商事證明,也叫報關單貿促會認證。報關單證明書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簽發的,由封麵、證明詞頁和報關單頁所組成,外觀似一本白皮書。
(66)核放單:用於進出保稅區貨物的進出卡口操作,區內企業在貨物實際進出卡口前,需生成相應的核放單,海關根據核放單進行卡口物流放行,受報關單申請單或非報關單申請單、進口商品申報單控製。
(67)報關單:進出口貨物報關單是指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關規定的格式對進出口貨物的實際情況做出書麵申明,以此要求海關對其貨物按適用的海關製度辦理通關手續的法律文書。它既是海關監管、征稅、統計以及開展稽查和調查的重要依據,又是加工貿易進出口貨物核銷,以及出口退稅和外匯管理的重要憑證,也是海關處理走私、違規案件,及稅務、外匯管理部門查處騙稅和套匯犯罪活動的重要證書。2018年8月1日,海關總署宣布,即日起,海關進出口貨物整合申報正式實施。原報關單、報檢單將合並為"一張大表"進行貨物申報,讓企業真正實現一次申報、一單通關。
(68)清單:《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物品申報清單》,同報關單效力。
(69)全程提單:B/L顯示了最終目的港的提單。
(70)全式提單:指提單除正麵印就的提單格式所記載的事項,背麵列有關於承運人與托運人及收貨人之間權利、義務等詳細條款的提單。由於條款繁多,所以又稱“繁式提單”。
(71)全程聯運提單:貨物運輸的全程須由不同的運輸工具來共同完成時,承運人所簽發的提單。
(72)一程提單:由起運港至中轉港段運輸所簽發的提單。
(73)二程提單:凡需在中轉港轉船的運輸,承運人簽發的從中轉港至目的港段運輸的提單。
(74)B/L:全稱是bill of lading,是一種海上運輸提單,按貨物是否已裝船區分,是運輸合同的證明;是貨物收據;是物權憑證。按貨物是否已裝船區分分為已裝船提單和收貨待運提單兩種。
(75)已裝船提單:已裝船提單,指由船長或承運人的代理人在貨物裝上指定的船舶後簽發的提單。已裝船提單的正麵載有裝貨船舶的名稱和裝船日期,表明貨物確已裝船。
(76)收貨待運提單:Received for Shipment B/L,又稱備運提單、待裝提單,或待運提單,是承運人在收到托運人交來的貨物但還沒有裝船時,應托運人的要求而簽發的提單。簽發這種提單時,說明承運人確認貨物已交由承運人保管並存在其所控製的倉庫或場地,但還未裝船,所以,這種提單未載明所裝船名和裝船時間,在跟單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銀行一般都不肯接受這種提單。
(77)D/O:即delivery order的縮寫,指提貨單,撥貨單。
(78)提前報關轉關:即在指運地或啟運地海關提前以電子數據錄入的方式申報進出口報關單,待計算機自動生成《轉關貨物申請單》,並傳輸至進境地海關或貨物運抵啟運地海關監管現場後,辦理進口和出口轉關手續。
(79)直轉轉關:進口直轉轉關是指進境貨物在進境地海關辦理轉關手續,貨物運抵指運地再在指運地海關辦理報關手續的進境貨物的進口轉關運輸方式。出口直接轉關是指在貨物運抵啟運地海關監管場所報關後,在啟運地海關辦理出口轉關手續再到出境地海關辦理出境手續的轉關運輸方式。
(80)中轉轉關:中轉轉關方式是指在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指運地或啟運地海關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後,由境內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統一向進境地或啟運地海關辦理進口或出口轉關手續。
(81)聯程轉關:單次轉關相加,即在每一步轉關時重複上述單次轉關操作,而缺少相應的“一站式”聯成轉關流程。
(82)多式聯運:intermodality,由兩種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銜接、轉運而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統稱為複合運輸,我國習慣上稱之為多式聯運。《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對國際多式聯運所下的定義是:按照國際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把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地點運至另一國境內指定交付地點的貨物運輸。而中國海商法對於國內多式聯運的規定是,必須有種方式是海運。
(83)進境地:指進口貨物接受海關監管的第一口岸。
(84)出境地:指出口貨物最終辦結海關監管手續的口岸。
(85)指運地:指轉關運輸進口貨物指定運達的地點或海關監管貨物國內轉運時的到達地。
(86)啟運地:指出口轉關貨物報關發運的地點,也就是指出口貨物啟運的第一地點。指轉關運輸出口貨物辦理報關發運的地點,或海關監管貨物在國內轉運時的始發地。
(87)承運人: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義與托運人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人。
(88)轉關貨物:指經收、發貨人申請並經海關核準進口貨物可以轉至設有海關的指運地辦理進口手續;出口貨物可以在設有海關的起運地辦理出口手續後,再轉運至出境地海關核查放行出口。
(89)GFC倉:即全球訂單履約中心,目的是在跨境購物需求旺盛的國家設立海外訂單處理中心,集倉儲、發貨、通關於一體,幫助海外商家一站式處理訂單需求。
(90)OEM:原始設備製造商簡稱OEM,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縮寫,也稱為定點生產,俗稱代工(生產),基本含義為品牌生產者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控製銷售渠道。
(91)雙重身份:選擇“報關企業”編碼,可以區內區外代理報關,不可自理報關;選擇“進出口收發貨人”編碼的,可在區內開展代理和自理報關業務,區外可開展代理報關業務,區外不可開展自理報關業務。
(92)出口專用發票:出口專用發票設計的初衷是統一出口發票的樣式,但是國際貿易中無法統一使用稅務機關監製的出口專用發票,所以隻能用來申報出口退稅時使用。因為有國家的文件要求必須使用出口專用發票,各地執行不一樣。
(93)AMS:American Manifest System,按美國海關的規定,即所有至美國貨物或經美國中轉至第三國貨物都必須在裝船前二十四小時向美國海關申報。要求最接近直接出口商的貨代發送AMS資料。AMS也叫做24小時艙單預報;也叫做美國海關反恐艙單。AMS的資料是通過使用美國海關指定的係統直接發送到美國海關數據庫中,由美國海關係統自動進行檢查及回複,回複確認後才能上船。否則,貨物將無法上船。
(94)境內關外:所謂的境內關外,就是在我國境內,海關辟出一個專門區域,進出的貨物就相當於進口和出口。
(95)授信:授信是指商業銀行向非金融機構客戶直接提供的資金,或者對客戶在有關經濟活動中可能產生的賠償、支付責任做出的保證,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透支、各項墊款等表內業務,以及票據承兌、開出信用證、保函、備用信用證、信用證保兌、債券發行擔保、借款擔保、有追索權的資產銷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銷的貸款承諾等表外業務。簡單來說,授信是指銀行向客戶直接提供資金支持,或對客戶在有關經濟活動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證的行為。
(96)購匯:購現鈔是用本幣現金兌換外幣現金,手續費上要比購匯略高些,這一點在中國銀行每日發布的外匯賣出價(銀行賣給客戶的價格)和現鈔賣出價中可以體現出來。在中國我們的本位幣是人民幣,當我們發生外幣交易後需要支付外幣時用人民幣去購換成外幣支付的一種行為就稱之為購匯了。
(97)付匯:付匯是指經批準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根據有關售匯以及付匯的管理規定,審核用匯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規定的有效憑證和商業單據後,從其外匯帳戶中或將其購買的外匯向境外支付的行為。
(98)收匯:收匯,指出口企業在出口貨物或提供服務等而產生的應收貨款,從境外匯入的外幣到境內指定收匯銀行的外幣賬戶上的過程。是因出口貨物或提供勞務等而產生的收入外匯款項。
(99)結匯:結匯指企業或個人按照匯率將買進外匯和賣出外匯進行結清的行為。
(100)IPPC:2002年3月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 簡稱IPPC)發布了第15號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國際貿易中木質包裝材料管理準則》(ISPM15)。IPPC標識,即國際木質包裝檢疫措施標準,IPPC標識用以識別符合IPPC標準的木質包裝,表示已經過檢疫標準處理。
(101)FDC倉:麵向零售企業分揀組合配送,並具體開展快遞活動的環節的快遞分撥中心,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從生產商處理收進貨並進行相應的快遞作業。
(102)RDC倉:區域分發中心,指物流公司具體進行業務運作、分發、配送的服務中心,一般有運輸部、資訊部、倉務部和綜合部。
(103)TIR:《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對於裝運集裝箱的公路承運人,如持有TIR手冊,可以由發運地至目的地,在海關封誌下途中不受檢查,不支付稅收,也可不付押金。
(104)港口附加費:是指船方對運往條件差,經常發生堵塞、裝卸效率較低或收費較高的港口的貨物所增收的費用。一般按基本運費的百分比計收。它與擁擠附加費不同,較為固定。有的港口直接規定每運費噸增收的費用。
(105)THC:Terminal Handling Charge,集裝箱碼頭裝卸作業費。
(106)CHC:CHC費用是指集裝箱操作費,英文全稱為cargo handing charge。
(107)CIC:CIC是container inbalance charge的縮寫,指的是集裝箱不平衡附加費。
(108)EBS:Emergency Bunker Surcharges,海運相關,中文意思是緊急燃油附加費。這個費用一般是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超過了船東們的承受能力,所以船東們在行情比較淡,無法增加海運費的情況下,為了減少成本損失,而增加的費用。
(109)準入前國民待遇:“準入前國民待遇”是指在企業設立、取得、擴大等階段給予外國投資者及其投資不低於本國投資者及其投資的待遇。準入前國民待遇的實質是外商投資的管理模式問題,它要求在外資進入階段給予國民待遇,即引資國應就外資進入給予外資不低於內資的待遇。一般準入前國民待遇通常與負麵清單製度相結合。
(110)國民待遇:國民待遇亦稱“國民待遇標準”。東道國對在本國境內從事社會經濟活動的外國的自然人、法人提供不低於本國自然人、法人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它可以規定在本國的法律中,也可以規定在國際條約中。
(111)有條件國民待遇:一是隻給在本國領土上有住所的外國自然人和有營業所的外國法人以國民待遇;二是根據國際公約給予締約國的自然人和法人以國民待遇;三是根據對等原則,互相給予國民待遇。
(112)滾裝船:是指通過跳板采用滾裝方式裝卸載貨車輛的“船舶”。
(113)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指由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情況,在正常生產經營條件下,對其生產的應稅產品查實核定產量和銷售額,然後依照稅法規定的稅率征收稅款的征收方式。
(114)CCC:全稱為“中國強製性產品認證”,英文名稱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縮寫CCC。它是中國政府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和國家安全、加強產品質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製度。
(115)跨境綜試區跨境出口企業核定征收所得稅:年銷售額≤2500萬,按0.2%計算所得稅;年銷售額≤7500萬,按0.4%計算所得稅;年銷售額>7500萬,按1%計算所得稅。
(116)VISA:VISA又譯為維薩,是一個信用卡品牌,由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的Visa國際組織負責經營和管理。
(117)保稅一日遊:“保稅一日遊”業務是出口複進口業務的俗稱,是利用保稅物流園區的“入區退稅”政策,以“先出口,再進口”的方式,解決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手續複雜、深加工增值部分不予退稅等問題。
(118)金關工程:國家金關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國家信息化重點工程,也是國家為提高對外經濟貿易及相關領域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宏觀調控能力,適應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需要而建設的國家電子商務工程。
三、行政名詞
(1)Spin銷售:SPIN是顧問式銷售技巧,其來曆是S ( Situation Question)情況問題、狀況詢問,P ( Problem Question) 難點問題、問題詢問,I (Implication Question)內含問題、暗示詢問,N (Need-pay off Question)需要回報的問題 需求確認詢問等。有關現狀的提問、有關問題的提問、與有關影響的提問、有關需求與回報的提問。
(2)DHL:DHL Express,中外運敦豪是一家創立自美國,目前為德國郵政集團100%持股的快遞貨運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快遞貨運公司之一。
(3)UPS:(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物流企業,提供包裹和貨物運輸、國際貿易便利化、先進技術部署等多種旨在提高全球業務管理效率的解決方案。
(4)TNT:TNT Company,TNT快遞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快遞和郵政服務。總部位於荷蘭的TNT集團,在歐洲和亞洲可提供高效的遞送網絡,且通過在全球範圍內擴大運營分布來優化網絡域名注冊查詢效能(UPS收購)。
(5)FedEx:聯邦快遞(FedEx)是一家國際性速遞集團,提供隔夜快遞、地麵快遞、重型貨物運送、文件複印及物流服務,總部設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隸屬於美國聯邦快遞集團(FedEx Corp)。
(6)“PPP”模式: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
(7)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是由采購方委托製造方提供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後期維護的全部服務,而由采購方負責銷售的生產方式。
(8)CTO:首席技術官(外語詞全稱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外語詞縮略語CTO)是技術資源的行政管理者,即企業內負責技術的最高負責人。
(9)CFO:首席財務官,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企業治理結構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必然產物。沒有首席財務官的治理結構不是現代意義上完善的治理結構。
(10)COO:首席運營官(Chief Operating Officer,縮寫COO),又稱:運營總監,就是製定企業長遠戰略,督導各分公司總經理執行工作的崗位。主要是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輔助CEO的工作。對CEO負責,負責企業的運營管理。
(11)CX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首席驚喜官,這個職位就是給員工、買家提供驚喜服務,傳遞正能量,屬人力資源部。
(12)PayPal:eBay旗下支付服務公司,致力於讓個人或企業通過電子郵件安全、簡單、便捷地去實現在線付款和收款。中文翻譯為貝寶,其適用於跨國交易,支持190個國家24種貨幣,免費注冊,無年費。
(13)UPU: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簡稱"萬國郵聯"或"郵聯",是商定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前身是 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郵政總聯盟",1878年改為現名。其宗旨是組織和改善國際郵政業務,發展郵政方麵的國際合作,以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會員國所要求的郵政技術援助。
(14)VAT:即 Value Added Tax/ AD VALOREM tax ,附加稅,歐盟的一種稅製,即購物時要另加稅,是根據商品的價格而征收的。如定價是 inc vat,即已含稅, excl vat 是未包稅,Zero vat 是稅率為0。VAT在國際貿易中一般是指增值稅的意思,根據各個國家的稅率不同,外貿人員交的增值稅也有所不同。VAT 在國內通常被稱為增值稅。
(15)WCO:世界海關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CO)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海關合作理事會(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簡稱CCC),這是該組織的正式名稱。1994年,為了更明確地表明該組織的世界性地位,海關合作理事會年會通過了一項有關為該組織命名一個工作名稱的議案。因此,該組織獲得了一個工作名稱,即"世界海關組織(WCO)",從而使該組織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相對應。WCO是唯一世界範圍的專門研究海關事務的國際政府間組織,它的使命是:加強各成員海關工作效益和提高海關工作效率,促進各成員在海關執法領域的合作。
(16)CCPIT: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英文全名China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性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
(17)EWT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製定國際標準工作通常由ISO的技術委員會完成。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電工技術標準化方麵保持密切合作的關係。中國是ISO的正式成員,代表中國的組織為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SAC)。
(18)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是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製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19)SDR: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最早發行於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麵資產。其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因為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有的普通提款權以外的一種補充,所以稱為特別提款權。
(20)RCEP:《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是2012年由東盟發起,曆時八年,由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東盟十國共15方成員製定的協定。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