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
周三,A股市場震蕩上漲,通信、機械設備等領漲,銀行等板塊也有不錯表現。Wind全A日內收漲0.47%,成交額1.55萬億元。中證1000上漲0.64%,主力合約基差貼水維持高位,收於-85.24點;中證500上漲0.22%,滬深300上漲0.45% ,上證50上漲0.77%。消息麵,“兩會”拉開帷幕,國務院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關鍵數據如下:GDP增速目標維持5%;財政赤字率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赤字規模5.66萬億元;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特別國債5000億元,用於補充大型商業銀行資本金;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4.4萬億元;合計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11.8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9萬億元。總體內容與2月底政治局會議強調的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傳遞的精神一致,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科技創新在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占有重要篇幅,未來,市場將逐漸聚焦AI對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對上市公司盈利的貢獻上來,普漲行情將逐步轉變為結構性行情。長期來看,影響A股走勢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債務周期下各部門去杠杆的進程,核心在於名義經濟增速是否超過名義利率,即資產端投資收益能否超過負債端利息成本。去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A股剔除金融板塊後,累計營收同比增速-1.7%(中報-0.6%),仍低於名義利率水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回升還需要一段時間。
國債:
國債期貨收盤,30年期主力合約漲0.33%,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6%,5年期主力合約漲0.10%,2年期主力合約漲0.04%。中國央行開展3532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持穩於1.5%。因有5487億元逆回購到期,昨日淨回籠1955億元。資金方麵,DR001利率上行1.75bp至1.7613%,DR007利率上行0.8bp至1.7739%。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適度寬鬆”的預期修正是引發2月份債市調整的根本原因。短期來看,債市麵臨的環境邊際好轉,一是公開市場到期壓力逐漸減輕,資金麵邊際轉鬆。二是3月政府債淨發行量預計環比下降。同時觀察到國債期貨淨基差高位回落,債市繼續大幅回調動力不足。但在貨幣政策當前操作保持克製的情況下,債市回暖力度同樣有限,短期寬幅震蕩看待。
貴金屬:
隔夜倫敦現貨衝高回落,上漲0.07%至2918.735美元/盎司;倫敦現貨上漲2.14%至32.634美元/盎司;金銀比降至89.5附近。美國2月ISM服務業PMI不降反升至53.5,高於預期52.5和1月的52.8,且就業分項指標連續三個月上升,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但美國2月ADP就業人數意外降至7.7萬人,預期值14萬人,前值18.3萬人。就業數據的分歧也有待於周五晚間非農數據的最終揭曉。昨晚美國政府表示考慮將對加墨加征的汽車關稅推遲一個月,市場預期這是關稅放緩的信號,金融市場也給予積極反饋,美股回升,銅金等品種,但在政策左右搖擺下,美經濟前景憂慮仍削弱美元吸引力。從川普昨晚演講來看,美政府繼續再為削減債務而努力,關稅衝突會延續下去,另外地緣方麵美烏有望快速達成談判,這也意味著俄烏衝突也即將走向結束。此前提到,地緣環境大概率走向放緩,與黃金不利,從走勢來看分歧仍然存在,筆者認為在於川普極限對外施壓下,地緣格局可能走向未知領域。短期仍需關注2780-2950美元/盎司的震蕩區間,關注本輪上行能否有效突破3000美元。白銀則跟隨金價漲跌,一旦確立金價回歸漲勢,則白銀補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