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湘琳在亞洲杯比賽中突破
如果說之前雅加達亞運會上三對三男籃奪金的中國隊是支“村隊”,已經足夠叫人吃驚,那麽剛從馬來西亞凱旋的3X3籃球U18中國女籃恐怕又要讓人跌一次眼鏡。這支冠軍球隊一共4名隊員,有2名來自重慶南開中學,是不折不扣的中學生球員。其中拿下賽事MVP(最有價值球員)的伍湘琳剛過一米七,她是如何從長人如林的籃球場拚殺出來一條自己的路?
學生球員打主力 中國隊怎麽拿下亞洲杯?
故事要從這個夏天說起,南開中學女籃的主教練石磊收到中國籃協的一紙通知,希望征召此前在“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台賽獲得女子青年組冠軍的南開女籃球員參加試訓選拔,準備9月在馬來西亞進行的國際籃聯3X3U18亞洲杯。
這讓有28年青訓經驗的石磊有點犯難,之前“我要上奧運”的西南大區賽,南開一隊和二隊包攬冠亞軍,一隊隊員大多是高三學生,4月份正是體育單招季,沒能趕上全國總決賽,隻得派出年齡較小的二隊參加,“可這是為國爭光的機會,經過與中國籃協商議,最終還是讓一隊的孩子去了試訓。”一個月的試訓,兩名南開學子脫穎而出進入了最後名單,四個人的中國U18國家隊,兩名來自南開中學,兩名來自上海青年隊。
師徒三人在亞洲杯上喜獲冠軍
因為伍湘琳和唐子婷兩名愛將入選,石磊也作為教練員隨隊前往馬來西亞。“這麽重要的比賽,我們也通過有限的資料研究了幾個主要的對手,包括新西蘭、日本、中國台北。”石磊介紹,如他們的預想,八進四的對手日本隊和決賽對手新西蘭給球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尤其是日本隊,不同於新西蘭的高大,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小快靈的特點,我們就設計了‘以我為主’的戰術,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不要被對手牽製進入她們的節奏,最終險勝贏了下來,後來的兩場就更順利了。”一路打下來,中國隊取得了全勝的戰績。
一天練兩小時 小個子也能拿MVP?
團隊戰績優秀,個人榮譽也少不了,中國隊中最搶眼的毫無疑問就是重慶妹子伍湘琳:她入選了最佳陣容,拿下了亞洲杯(含男子)MVP和女子MVP,三項賽會最高榮譽足以說明她的出色表現。
師徒三人在亞洲杯上喜獲冠軍
小升初招特長生時,石磊一眼就挑中了伍湘琳,“帶了這麽多年青少年也有經驗了,她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從肌肉類型上看,屬於爆發力強,速度對抗好的那種,技術領悟力也不錯,就選中了這個‘假小子’。”石磊回憶,技術和心態上,伍湘琳就比同年齡的球員成熟,所以剛進初中,她就跟初二初三的孩子一起訓練。初中正是長身體的階段,高一級,身體素質上的差距就多出一截,加上多一年的訓練,差距就更大,而伍湘琳甚至能跨兩級打,這個“小打大”的狀態持續到了現在。U18的洲際比賽,16歲的她竟也是最突出的一個。
記者在體育館裏詢問了幾名她的隊友,“快狠準,作風彪悍,籃球場上的小辣椒,敢打敢拚,有重慶人麻辣燙的性格”,很能形容她的技術特點。
伍湘琳不是異軍突起,2017年參加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她就受到了各地知名教練的關注,被推薦到國少隊參加試訓,去年冬天,她正式到國少隊報到。
今(12日)天下午,結束了訓練的她給記者講起她的國家隊經曆。“國家隊每天的訓練時間很長,教練講得也很細致,參加了四國邀請賽和世錦賽,世錦賽打得不好,但對我自己還是很滿意,速度快、突破好的特點發揮出來了。四國邀請賽的時候每場能得10多分,沒有看過技術統計,但是應該是前幾名吧。”國家隊訓練任務重,在學校,每天的常規訓練隻有下午課後的2個小時,周末一次訓練,還是2個小時,假期遇到要參加比賽,才搞一搞集訓,具體的訓練方式,與旁人無異。“主要還是基本功,當然也要量體裁衣,針對每個人的特點進行調整。”石磊看來,訓練沒什麽門道,遵循科學的訓練規律就行,競賽成績也說明,這樣的訓練是可以成功的,“就連三對三我們也沒有專門訓練過,如果非要說,也許就是我們的教練和運動員對於這個新事物的規則和技術理解得更快吧。”
談起今後的籃球之路,這個16歲的孩子也沒有想過太多的規劃,“首先還是學習上要跟著走吧,以前沒感覺,今年很長時間在外麵比賽訓練,回來學習有點跟不上了,得趕緊補。”關於對自己學習的評價,伍湘琳給了一個標準回答,“中等”。
學生運動員將來如何發展?
另一位參加了亞洲杯的選手唐子婷並沒有在訓練中,一打聽,原來她已經高三畢業,現在到北京師範大學報到了。
太久遠的統計,石磊也記不清了,從重慶直轄開始算起的話,21年裏,該校女籃100多名隊員,最後去到知名大學的也超過百人,“專業隊也有,但是孩子們願意選擇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就有10人以上。”
在訓練場上,記者也發現了一位年輕女教練的身影,2008年丁妮從南開中學畢業進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隨後在北師大讀研修習運動訓練,去年回到重慶,成為南開初中女籃教練。回來的目的很簡單,她覺得是南開女籃讓她能進入北大這樣的平台學習,回來報效母校也是女籃精神的一種傳承。
在相對有限的訓練時間裏,如何把學生運動員培養出高水平,該校體藝處主任肖素華的答案或許更有參考性。“我們體育的育人功能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嗎?我覺得更多還是一種學習能力,一種在競技比賽中的觀察力,比賽是體育基礎技能的角逐,但在關鍵時刻,更是智力、毅力、心理和團隊精神的比拚,1987年在全國學校裏建設高水平運動隊,就是對專業體工隊的一種補充,也是學校體育教育在這方麵的一個嚐試。如果這條路走偏了,就容易演變為學校拿冠軍的形式,而走對了,育人的同時,得到冠軍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上遊新聞ⷩ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李卓然/文 受訪者供圖